English

崇高的人生境界

1998-05-17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晓曲 我有话说

66岁的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臧克茂戴着一副眼镜,瘦弱的身材,说起话来语气非常温和。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温和的老教授在过去的10年里,以超乎寻常的毅力与两种癌症和其他多种病魔抗争,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,而且连续攻克3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课题,为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超人的毅力

1993年2月23日,当61岁的臧克茂接过那张清清楚楚写着“膀胱癌”的诊断书时,他竟平静得像是在审视一张图纸。其实,在确诊前他就预感到这样的结果,只是这个日子比他预料的早了些。

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,老臧丝毫没有放慢研究的进度。一次,他顶着刺骨的寒风在室外做实验直到凌晨两三点钟。多年的老胃病犯了,疼得他实在挺不住了,只好趴在冰冷的坦克上,用拳头顶住胃部艰难地喘气。大家看到他痛苦不堪的神情,纷纷劝他回家休息。臧克茂摆摆手,说:“现在正是课题攻关的节骨眼上,马上就要开技术鉴定会了。如果误了试验,得不到准确数据,就会影响鉴定会的按时召开。胃疼一会儿就能过去,误了时间可再也找不回来。”

1995年2月,臧克茂主持的“炮塔电传PWM控制装置”进入了装车试验的最后冲刺阶段。正是凭着这种超人的毅力和超常的精神,臧克茂率领课题组的同志们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完成了“炮塔电传PWM控制装置”的研制。此项成果运用于我军现有坦克,不仅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命中率,同时还大大缩短了瞄准时间。1997年该项成果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。经中国国防信息中心检索证明,此项技术在国际上具有首创性,与发达国家同等技术相比,具有性能优越、操作便利、造价低廉和维修方便等特点。

此生甘愿献给党

有人不禁要问:“臧克茂为什么会如此忘我地拼搏呢?”也许臧克茂的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能给人们一些启示:“人这一辈子,欠什么都还得起。唯独共产党对我的恩情,一辈子也还不完。”

臧克茂是50年代初的大学生,他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党的关怀和培养。1958年10月至1959年7月,臧克茂带领哈军工18名学员和4名教师到湖南湘潭参加我国第一艘潜艇的电机攻关工作。由于表现突出,受到聂荣臻元帅的单独接见。从那时起,他就更加坚定了将毕生精力和心血奉献给党、奉献给国防事业的信念。

1979年,臧克茂来到了装甲兵工程学院。他深知,对部队的爱,唯有以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来回报。凭着多年的知识积累和高度的责任感,他把专注的目光投向了坦克的炮控系统。凡从事过装甲兵器研究的行家都清楚,坦克的炮控系统是各国发展坦克关注的焦点,研究起来难度极大,被专家称为制约提高坦克性能的“瓶颈”。经过调查论证、潜心研究,他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民用PWM技术中获得了灵感和启示。他想,如果把PWM技术应用于坦克炮塔电传控制系统,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我军坦克的作战性能,延续现有主战坦克的寿命,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军费开支。臧克茂为这一发现兴奋不已。于是,啃下这块硬骨头,铸造我军坦克的“杀手锏”,便成了他生命的支点和寄托。然而由于学院经费紧张,臧克茂的课题组只领到了18000元的科研启动经费。但臧克茂没有丝毫怨言,相反还立下了军令状:“只要能立项,就是倾家荡产,拼掉老命,我也干!”

自此,臧克茂和他的课题组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跋涉。科研交流中接送专家等招待费用,他总是自掏腰包;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二点,他却连一包方便面都舍不得吃。他利用教学之余,独自乘公共汽车到航天部三院、科研201所、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查阅资料,奔走求证,饿了吃点自带的干粮,渴了喝口自带的开水。课题安装工作涉及许多单位,他就南下北上寻求帮助。为了压缩日常开销,每次出差,他总是住最便宜的旅馆。

艰苦的生活,艰巨的工作,终于,膀胱癌、前列腺癌、胃病等多种疾病从1991年始先后缠上了臧克茂。然而,他却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,只要能拿下课题,再大的痛苦、疾病和困难都可以超越。1993年3月初的一天早晨,刚刚为课题忙碌了大半宿的臧克茂早早就挤上了去医院的公共汽车。中途换车时,过度疲劳的他却怎么也站不起来。乘务员发现这位瘦弱老人的求助目光后,赶紧把他扶下车。他喘息了好一会儿,才踉踉跄跄地挤上另一路公共汽车。就这样,平时去医院不足1小时的路程,他竟用了3个多小时。手术后,由于麻醉还未完全消失,他连手术台也下不来,只能在几位护士的搀扶下坐到椅子上休息,谁知这一坐就是6个小时!回到家时,他的内衣早已被血尿浸透了。

十几年来,臧克茂在与病魔作战的同时,接连攻下了具有国际首创的科研课题和国内水平的科研项目。他研制的“装甲车辆电气系统动态性能的测试与仿真”和“坦克磁场计算研究”填补了国内空白。病魔没有击倒臧克茂,反而将他的人生境界进一步推向崇高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